第(3/3)页 “若是百姓皆可读书,他们如何会服从我等官府御民?心中必然不忿。” “心中有忿则怨怒生,怨怒生则生事端……书生生事,比之武夫要可怕百倍!” “君不见史书黄巢起事乎?” 夏原吉张了张嘴,正想辩驳,刘三吾已喝道:“够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既已非为同道,还请你夏维喆,离了老夫这地。” 夏原吉被驱逐出了刘府,他倒是并没有发怒,只是好整以暇的整理了一番衣裳,而后面带淡然的离开了。 这番自己被逐出刘府,必然被许多人看在眼里。那么日后清算之时,也就不会波及到自己了。 冢中枯骨…… 夏原吉回到了自己的家中,然后选择置身事外。 此事,陛下必然已有打算,自己只需要在合适的时候出面,帮助陛下为此事盖棺定论就好。 属于懿文朝的时代,看来要在民教上拉开帷幕了。 …… 刘三吾会集诸官,在府中商议了一夜,终于统合了大部分南方官员的口径。第二日,南方官员们的奏疏如雪片一般,送到了朱标的案前。 内容皆大同小异,无非是,陛下不应偏视南北。若要开设官学,该当南北一同开设。 新开恩科,也当对南北学子一视同仁。 若是不能做到如此,便是朝廷不公。 刘三吾人老成精,也并非是完全的不知政事。举凡直接抨击开启民智一事的奏疏,全都被朱标留中了。 他自然便知道,朱标已经是铁了心要做这开启民智的事。那么他要做的,便是在事实上教这件事无法做成。 让恩科对南北学子一视同仁,是为了让朝廷经受压力,使得南方士子能够和北方士子再次同场竞争。作为上次恩科的主考官,刘三吾深深知道,论学问,北方士子的底蕴是拍马也及不上南方士子的。 只要恩科之时取中的又大部分是南方士子,那么,北方士子定然更加怨愤,群情激荡之下,南北士子之争会以比现在还要更加严重千百倍的势头爆发出来。 到那时,朝廷未必还有余力推动开启民智。而北方士子躁动,也可以作为开启民智遗祸的一则反例,用来日后陛下准备再谈此事时反对所用。 而南北一同开设,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一件事……要知道,之所以陛下想要只先在北方做这件事,是因为朝廷如今只有在北方做这件事的余力。 要知道,开设官学,官学建设时的投入、供养教谕的俸禄,每一桩都要从国库之中支出。北方人口稀疏,不必开设太多官学,便能满足所需,而南方人口稠密,若要开设官学,数量定然要倍于北方。 到时候,即便是以朝廷如今的财力,陛下也必然要掂量掂量。总不能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开启民智,陷国库于枯竭的境地。 为了使朱标对他们的奏疏重视起来,这几日里,刘三吾甚至还煽动了南方诸士子们,让他们学着先前北方士子反对科举结果的时候,大肆反对朝廷恩科只惠及北方,只招收北方士子。 既然陛下因北方士子做出了让步,想出了再开恩科的主意。现在比北方士子人数更多数倍的南方士子们不满了,陛下也应当会让步才对。 刘三吾如是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