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赵璩居然会拒绝接受天子之位。 而且,他这和那种礼仪制度中的“三辞三让”还不一样,他这是真的不想当皇帝。 张去为把消息传回垂拱殿后,一时间两宫和众大臣都傻眼了。 皇帝的候选人一共就这么两个,一个坚决不肯当,那还能怎么办? 吴皇后和赵璩最亲近,如果可能,她当然希望由自己抚养长大的赵璩登基。 但是赵璩不肯,这也没有他强迫的道理,难不成搞一个“黄袍加身”? 吴皇后了解这個养子的脾气,他既不肯,那就没得劝了。 况且,公允地讲,她也觉得赵瑗更合适。 两宫和众大臣又简单磋商了一下,就一个候选人了,其实也没什么好商量的,便叫张去为再去请赵瑗来垂拱殿了。 张去为到了皇仪殿,毕恭毕敬地请普安郡王赴垂拱殿面见两宫、宰执和六部尚书。 等赵瑗到了垂拱殿,众大臣便请他上座,齐齐拜倒,口称官家。 自此,确立了南宋王朝的第二任皇帝。 皇帝既立,就要为大行皇帝定庙号,为两宫立名份,以继任者身份为大行皇帝治丧。 韦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吴皇后被尊为皇太后,而恩平郡王赵璩,则被册封为晋王。 其实,只要先把宫里的名份确定下来,就可以为大行皇帝治丧守孝了。 登基大典是要等到守孝结束的。 一方面,这是送旧立新的礼制。 二来也是因为,新君登基有一套很隆重、很繁琐的程序,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准备好的。 因此新君灵前即位后,先以皇帝的身份主持国事,执掌了权柄。 但是要等他给大行皇帝治丧完毕,新君登基大典准备好了,才能正式登基。 一些相关的皇室人员的提拔、想要任命的大臣,完全可以在登基大典上颁布任命,这也算是一种君臣同喜。 可是,赵瑗对恩平郡王赵璩的册封,有种迫不及待的味道。 赵璩和赵瑗两兄弟以前故作不合,私下里感情却很好。 那时赵璩就不只一次对赵瑗说过,他不争皇位。 即便如此,赵瑗也没有想到,当皇位真的送到赵璩面前,他只需要点点头的时候,他竟连片刻的犹豫都没有,当真坚决辞受了。 如今赵瑗已经称帝,对自己这个“亲兄弟”自然要投桃报李。 皇帝的兄弟当受封一字王,也就是亲王。 一字王的王号里边,以“晋、秦、齐、楚”四个封号最为尊贵。 因为这四个封号代表的国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四个国家。 这四大封号之中,又以“晋”最为尊贵。 四大尊号往下,就是第二梯队的“周、鲁、赵、魏、梁、燕、代、韩、宋、吴、越”等。 赵瑗封赵璩为晋王,这就是把最尊贵的王爵封号给了他。 此前,大宋第二代皇帝赵光义也曾领受过这个封号。 不过,这个王爵封号没有世袭下来,那就可以再拿来封予别人。 唐朝时候,秦王这个封号,也是曾被反复利用过的。 毕竟,王爵封号一共也就那么几个。 如果仅是一个尊贵的封号,也还没有什么。 但是赵瑗在旨意上,还特别申明:晋王赵璩一应王仪卤簿,均比照天子而行。 这就不仅是“一字王”,而且是“并肩王”了。 “一字并肩王”,历史上并不曾有过这样一个称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