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近现代文学-《中国历代文学精华》
第(2/3)页
张爱玲(90年99年),原名张瑛,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她是清末著名“清流派”代表张佩伦的孙女,前清大臣李鸿章的重外孙女,出身名门。主要著作有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和长篇小说《半生缘》等,代表作是《倾城之恋》和《金锁记》。
张爱玲是一个天才儿童,岁入私塾,在读诗背经的同时,就开始小说创作。张爱玲对色彩音符和文字都极为敏感,她曾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9岁时,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我终身的事业。看了一张描写穷困的画家的影片后,我哭了一场,决定做一个钢琴家,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里演奏。”
张爱玲有一部小说集名为《传奇》,而她的身世本身也是一部苍凉哀婉又精彩动人的传奇:从没落的贵族家庭中出走,经历了香港求学时期的战火沪上卖文成名的风光,经历了抗战时期与汉奸胡兰成的一段姻缘;0年代初远走异国,尔后再嫁他乡;老年寂寞自得,住在“雪洞一般”素净的房间里,看书写作度日,寂寞地客死于中秋前夕的异乡。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占有重要的位置,她的出现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次转型。她的作品,不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几乎都是以上海香港等大都市作为背景的,她对都市生活的大雅大俗总是特别敏感,总有着一份独特的见解,一种越轨的笔致,十分耐人寻味。
代表作《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故事发生在香港,上海来的白家小姐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后来偶然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江,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两个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在浅水湾饭店,原本白流苏似是博输了,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在生死交关时,两人才得以真心相见,许下天长地久的诺言。
《金锁记》写于9年,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
009年月,曾被张爱玲在遗嘱中要求销毁的小说《小团圆》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在大陆出版。《小团圆》可以看作是张爱玲本人的自传型小说,她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蓝本,用文学的手法叙述了传奇的一生。
金庸出生于9年,当代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本名查良镛,祖籍江西,生于浙江。
金庸是在家乡海宁县袁花镇读完小学的,然后就读于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因为写讽刺训导主任的文章被开除,转学去了衢州。9年中学毕业,考入“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9年赴上海东吴法学院修习国际法课程。新中国成立不久,金庸为了实现外交家的理想来到北京,但由于种种原因而回到香港,开始了武侠小说的创作。
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在武侠小说方面,他继承了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之先河。而且,这些小说以古代生活为题材,却体现出现代精神,同时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因而赢得了亿万读者的喜爱,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
从岁发表《书剑恩仇录》开始到97年的《鹿鼎记》正式封笔,金庸共创作了部长中短篇小说。其作品内容丰富,情节跌宕起伏,有豪侠气概,有儿女柔肠,有奇招异法,凡此种种,引人入胜。他曾用其中部书名的第一个字串在一起,编成“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对联。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中期武侠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品,也是金庸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品,它的发表确立了金庸“武林至尊”的地位。这部小说历史背景突出,场景纷繁,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英雄史诗”风格;在人物创造与情节安排上,它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一味传奇,将人物作为情节附庸的模式,坚持以创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为中心,坚持人物统帅故事,按照人物性格的发展需要及其内在可能性必然性来设置情节,从而使这部小说达到了事虽奇人却真的妙境。
金庸小说还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电影广播剧舞台剧漫画动画电脑游戏等,深入人心。第一部搬上银幕的作品是《射雕英雄传》,此外还有《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笑傲江湖》等都被搬上了银屏。
金庸不仅是杰出的小说大师,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社评家。他写有近0000篇社评短评,切中时弊,笔锋雄健犀利,产生了很大影响,曾被人赞誉为“亚洲第一社评家”。金庸一支笔写武侠,一支笔纵论时局,享誉香江;少年游侠,中年游艺,老年游仙;为文可以风行一世,为商可以富比陶朱,为政可以参国论要。金庸一生的传奇,可谓多姿多彩之至。
方舟子曾说:“有华人处就有金庸,有网络处也有金庸。”在980年代兴起至今仍绵延不绝的“金庸热”和90年代金庸小说被学院派经典化的社会背景下,一些民间金庸迷在新兴的网络中建立了以金庸为主题的相关网站。作为自由开放的虚拟空间和公共领域,网络为广大金庸迷提供了自由交流的平台。目前声名最著实力最强的金庸网站当推台湾的“金庸茶馆”和大陆的“金庸江湖”,这两大网站代表着目前网络金学研究之最高水准。
古龙(9898年),台湾武侠小说家,本名熊耀华。祖籍江西南昌。幼时曾住过汉口,后经香港赴台,98年9月日病逝于台北。
1950年,古龙随家人定居台湾。先就读于师院附中(今师大附中)初中部,9年秋考上成功中学(高中)。才华洋溢的古龙在这段时间大量写诗投稿。
古龙读成功中学时,父亲熊飞(熊鹏声)因外遇抛弃妻儿,不久古龙亦离家出走,独居于浦城街,一度加入帮派,刀疤累累。高二时(9年),这个叛逆少年在《晨光》杂志发表小说《从北国到南国》,笔名古龙,开始了他的职业写作生涯。他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纯文学作家,但最终却走上了武侠创作的道路。
古龙为人豪爽洒脱,嗜酒如命,爱交朋友,性情中人。98年9月日因肝硬化引起食道瘤大出血,下午六时不治,享年47岁。出殡时,王羽倪匡林清玄等友人在他的棺材里放了8瓶陪葬。乔吉为他写了一副挽联:“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至今犹为人津津乐道。
古龙的童年缺少温暖,年轻时嗜色如食,嗜酒如水,使得他的个性敏感而孤单。这在他的作品中表现的尤为严重,多情,却更重朋友情,在他的代表作《多情剑客无情剑》中,李寻欢可谓其自画象,爱着林诗音却为了兄弟之情果断退出,虽退出心中却仍然深爱,想爱而不能爱,爱了不敢爱,离开放不下,可谓多情。
他的多情也表现在友情方面,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古龙是一个友情写手,《楚留香》中胡铁花为了楚留香可谓把自己像火一样燃烧来照亮楚留香的路,自己却甘愿做绿叶,在人前不断暴露甚至夸张自己的缺点以反衬楚留香的优雅。《绝代双骄》中小鱼儿为了花无缺默默退出铁心兰的世界,燕南天为了兄弟一诺,极尽一生困苦,可谓情重泰山。
古龙笔下的人物多是矛盾的组合体,他写的人物多是孤僻荒诞甚至轻浮,却并不让我们讨厌,因为总会慢慢发现他们中是有闪光点的,如他笔下的第一大美女林仙儿,古龙在书中无疑是把她描写成了一个坏女人,一个蛇蝎美人,她人尽可夫,然而却在深爱她的李寻欢面前装作清纯少女,她深爱着李寻欢却被那个人不断的鄙视算计,于是她又要找人杀了他,一个得不到爱的可怜女子,拥有美貌却守不住自己的爱,心藏野心却又没有丝毫背景,她是个坏女人,可是又是一个活生生有性格的女子,一个爱恨交缠的女子,到了最后,我们总是感到可怜,她的美她的坏她的爱,无人能知。
古龙很早就尝试电影与文学的互动,如将蒙太奇笔法及结构运用到武侠小说,开辟了武侠创作的新天地;又从事编剧,并自创宝龙影业,把武侠文学的独特意韵与曲折故事带入电影,最终成就奇情武侠电影0世纪数十年的辉煌,并深远影响几代人。
与誉满天下的古龙小说相比,古龙影视也是魅力非凡,0世纪7080年代的港台电影界就有“楚原+古龙+狄龙=卖座”的说法,古龙作品的改编电影也多次获得亚洲影展及台湾金马大奖。
琼瑶(98年),中国台湾当代作家,原名陈喆,笔名琼瑶心如凤凰等。代表作有《窗外》《几度夕阳红》等。琼瑶生于四川成都,她的父亲陈致平曾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母亲袁行恕曾任台北市立建国中学国文教师。
1949年随家迁台湾,就读于台北师范附小及台北一女中,期间先后发表00余篇文章。高中毕业后未能考取大学。岁时,用成人的口吻写的小说《云影》在《晨光》杂志发表。9年7月,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从此跃登台湾文坛。
在9年至008年间,琼瑶共创作长篇小说《幸运草》《烟雨蒙蒙》《几度夕阳红》《彩云飞》《心有千千结》《在水一方》《月朦胧,鸟朦胧》《雁儿在林梢》《碧云天》《冰儿》等部。美化人生的爱情理想是她小说的主旋律;曲折新奇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是她小说引人入胜的主要手段;具有浓郁诗意雅俗共赏的文学语言是她小说独具魅力的重要特点。因此她的言情小说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并有大量作品被拍成电影电视片。
《几度夕阳红》是琼瑶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品,当中时空交错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最能代表言情小说的特征。两条故事主线,分别发生于抗战时期的重庆和0年代的台北。第一个故事是女主角梦竹的年轻时代,她和来自昆明的大学生何慕天相恋,因母亲反对而发生许多扣人心弦的故事,最后,梦竹嫁给了何慕天的好友杨明远,并定居台北。小说的(第二部)则是梦竹女儿晓霜的恋情,晓霜的相恋对象魏如峰是何慕天的外甥,并在何慕天开设的公司任职,此后即是一连串的旧恨新愁的交织。最后,晓霜与魏如峰有情人终成眷属梦竹仍留在明远身边何慕天隐居山上不问世事。
《烟雨蒙蒙》是琼瑶二十五六岁时写的小说。琼瑶自称,当时的她遭遇了太多的大风大浪,生活里充满了挫折和痛楚,脑海里只有悲剧,没有喜剧。那个时期写的几部小说,像《窗外》《几度夕阳红》《六个梦》等几乎都是悲剧,而《烟雨蒙蒙》更是悲剧中的代表。在《烟雨蒙蒙》原著中,善良憨实的如萍用自杀来解决自己的困惑,却无意中让依萍和书桓感到内疚自责,再也无法面对自己心爱的人,最终被迫分离。后来改编成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热播。
三毛(999年),原名陈懋平,又名陈平,浙江省定海县人,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一生发表作品部,约00万字。代表作有《撒哈拉的故事》《万水千山走遍》《滚滚红尘》等。
幼年时期的三毛就表现出对书本的爱好,岁半时就在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曾就读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后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迦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98年回台湾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98年辞去教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99年月日去世,享年8岁。
三毛生性浪漫,岁时读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印象极深,后遂以“三毛”为笔名。为了追寻心中的那棵“橄榄树”,她踏遍万水千山。然而,无论是异国都市的生活情调,还是天涯海角的奇风异俗,都不能消解她深埋于心中的中国情结。尽管她嫁给了一个深眼高鼻的洋人,但她仍是一个完整的东方女性。三毛从来不刻意追求某一种技巧和风格,一切都显得平实与自然。然而在她信笔挥洒之中,却又蕴涵无限。
三毛是以自由自在的“游于艺”姿态从事写作的,她所采用的“私小说”文体,在人生经历的写真实录,自我灵魂与生命个性的张扬等方面,更具有女性文体的写作意义。作为大千世界里一个独特的生命传奇,三毛的创作不仅把人生最美好最诗意的东西加以定格,而且使她的生命跨过万水千山,穿越滚滚红尘,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成为永久的文学存在。如果说,读书是三毛走向文学生涯的铺路石,旅行为她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素材,写作则使她的生命姿态展示出最动人的风彩。笔耕,无异于三毛生命过程中不可剥离的一种存在形式。
三毛没有纯文学作家那种严肃的创作使命感,也不去刻意追求作品的社会效果,创新对于她,既非经国之大业,千古之文章;也非文学殿堂之捷径,天下扬名之手段。三毛说过“文章千古事,不是我这草芥一般的小人物所能挑得起来的,庸不庸俗,突不突破,说起来都太严重。写稿真正的起因,‘还是为了娱乐父母’,也是自己兴趣所在,将个人的生活做了一个记录而已。”这种人生观乃至写作观的形成,基于三毛自己的生命体验。曾经陷落在孤独的自闭年代,那份偏执认真与敏感,使她苦苦挣扎于内心与外界的搏斗中,每每心灵受伤与幻梦破灭,就想到死的解脱。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游戏人间,成就自我,生命对她来说是狭窄的暗角。后来经过万水千山的流浪,目睹了色彩斑驳的人生世相,又身历了情感心路的悲欢离合,渐渐彻悟了一己悲观之外的大千世界,体味到个人生命与时间的有限,懂得了珍惜生活和享受生命。
◆鲁迅像
◆《呐喊》封面
知识小百科
鲁迅名言诗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2。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为了忘却的纪念》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无题》
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答客诮》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题三义塔》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悼杨铨》
9。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
新诗奠基人郭沫若
郭沫若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他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著述,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以诗歌和历史剧创作成就蜚声文坛。
◆郭沫若像
◆《女神》书影(英文版)
延伸阅读
郭沫若改对联救迷途之人
1962年秋天,郭沫若到南海普陀山游览。在梵音洞,他捡到了一个笔记本,打开一看,扉页上写着这样一联:“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是“春在哪里”。再翻一页,竟是一首绝命诗,且署着当天的日子。郭沫若看了以后感到很着急,马上叫人寻找失主。失主终于找到了,是一位面色忧郁的姑娘,她因三次考大学落榜,加上恋爱受挫,于是决心“魂归普陀”。郭老耐心开导她,并改对联为:“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横批:“春在心中”。
姑娘听了以后感佩不已,激动地表示要永记教诲,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进。而且还写了一首诗作谢郭沫若:“梵音洞前几彷徨,此身已欲付汪洋;妙笔竟藏回春力,感谢恩师救迷航。”
现实主义写作先驱叶圣陶
叶圣陶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擘,是现实主义写作的先驱之一,他的作品如同一面镜子,反映了社会的阴暗面和纷纭的人性。他还是中国第一位童话作家,他的童话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经典宝库中的珍品,在海内外皆享有很高的声誉。
◆叶圣陶塑像
◆叶圣陶书法
延伸阅读
叶圣陶的教子之道
叶圣陶的儿子叶至善在小学时成绩不好,还留过三次级。刚进入一所省立中学时,因为四门功课不及格又要留级。面对那些不及格的成绩单,叶至善难过得哭了。叶至善的母亲看到叶至善的成绩单上分数那么低,常常唠叨个没完,说孩子不争气,没出息。叶圣陶却什么也不说,他认为一门功课学得好不好,主要是看能否学以致用,以达到终生受益,这不是单凭考试成绩能衡量出来的。他知道到儿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弱,知识面也不窄。因此,他并不责备孩子,只是说,不要哭,换个学校吧。于是他让叶至善进了一所私立中学。这所学校和省立中学完全不同,不用整天做习题和作业,有足够的时间看课外书籍唱歌吹口琴等。叶至善有了明显的转变,对学习感兴趣了,也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幽默大师林语堂
林语堂是一代幽默大师,他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等21种文字,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语种,其读者遍布全球各地,影响极为广泛,在国际上享有“文化使者”的美誉。
◆林语堂手迹
◆林语堂像
延伸阅读
林语堂语录
1。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吾国吾民》
2。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一夕话》
3。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生活的艺术》
4。古教堂旧式家具版子很老的字典以及古版的书籍,我们是喜欢的,但大多数的人忘却了老年人的美。这种美是值得我们欣赏,在生活是十分需要。我以为古老的东西,圆满的东西,饱经世变的东西才是最美的东西。──《生活的艺术》
5。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生活的艺术》
文学巨匠茅盾
茅盾的《子夜》,描写细节的笔触极为委婉细致,在整体布局上却具有史诗般的宏阔,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长篇小说。茅盾也被誉为“20世纪的巴尔扎克”和“20世纪的别林斯基”。
◆茅盾像
知识小百科
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根据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生前的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而于1981年设立的,是中国文学界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当时,茅盾先生曾捐资25万元。茅盾文学奖每4年评选一次,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魏巍的《东方》等曾获奖。
◆茅盾手迹
新月派代表徐志摩
徐志摩,一位伟大的诗人,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为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的诗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瑰宝。
◆徐志摩像
◆《再别康桥》手稿
延伸阅读
何为新月派?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主要受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该诗派大体上可以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的新月派,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多产作家张恨水
张恨水一生创作了120多部小说和大量散文诗词游记等,共近4000万字。他不仅是当时最多产的作家,而且是作品最畅销的作家,有“中国大仲马”“民国第一写手”之称。
◆张恨水纪念馆
◆《啼笑因缘续集》书影
延伸阅读
张恨水小说搭鹊桥
在常德激战时,张恨水就在重庆《新民报》上赞扬我方师长余程万堪比唐代的张巡。
然而,常德会战后,有人竟对余程万师长进行攻击。对此,余程万深感委屈,派了两个参谋带了全部作战资料找到张恨水,请他根据实战情况写一部纪实小说,以告天下。张恨水答下来并创作了当时第一部完整表现抗战重大战役的小说《虎贲万岁》。
小说发表后,影响很大。一位苏州姑娘被余程万的爱国精神与英雄业绩深深感动,爱上了这位勇敢的军人,千方百计要嫁给余程万。据说,这“千方百计”的精神与过程很让人感动。本来,这只能是一幕单相思,不料天从人愿,恰逢余夫人亡故,位置空缺,苏州姑娘得以如愿。如此这般,一部小说还真搭成一座鹊桥。
散文大师朱自清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朱自清散文感情的真挚更是有口皆碑,他的《背影》《悼亡妇》等,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
◆朱自清和夫人的合影
◆朱自清故居
延伸阅读
不领美国救济粮
由于长期的困苦生活和工作劳累,朱自清患了严重的胃病。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的时候,他的病情也加重了,且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拒绝美援面粉宣言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之后立即让孩子把面粉配给证退了回去。后来,先生的病情日益恶化,临终前,仍以微弱的声音谆谆叮嘱家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表现了先生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
◆朱自清雕塑像
人民艺术家老舍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目前,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赞誉。
◆老舍像
◆话剧《茶馆》剧照
延伸阅读
老舍之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