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曾经的大西洋战场(一)-《大西洋之王》


    第(1/3)页

    1917年11月,第9战列舰中队的4艘战列舰在驱逐舰“曼利”号的伴随下从弗吉尼亚州林恩哈芬锚地拔锚启航,目的地是大舰队所在的奥克尼群岛斯卡帕湾。

    在这次横渡大西洋的航行中,第9中队没有遭到任何敌舰的袭击,但却遭遇另一个更可怕的对手——北大西洋的恶劣天气。

    几乎在舰队刚刚出发,大自然就开始展示它的无匹威力,强劲的西北风带来冻雨、冰雹和暴风雪,不停洗刷着战舰的钢铁肌肤。

    当舰队航行到纽芬兰附近的大浅滩时,一场极其猛烈的风暴降临了。

    巨浪和狂风导致舰队旗舰“纽约”号前部舰体破损,进水达250吨,舰首下沉,在当时的海况下极有可能发生倾覆,在整整三天时间里舰员们一刻不停地进行排水作业,以保持舰体的浮力。

    更糟糕的是,时速达160公里的强风摧毁了桅杆上的所有无线电天线,因此舰队无法向外界发出求援信号。

    一天夜间,“特拉华”、“佛罗里达”和“曼利”号在风暴中与舰队失散。

    “佛罗里达”号在风暴平息后与舰队重新会合,但“特拉华”号未能找到旗舰,只能独自完成余下的航程,驶向预定的集结点——苏格兰海岸的沃特角,英海军“卡罗琳”号轻巡洋舰在那里迎接远道而来的援军。

    第9中队的其他三艘战列舰都抵达沃特角,只有伴航的“曼利”号没有出现在队列中,因为燃料不足这艘驱逐舰直接进入爱尔兰的女王港停靠。

    对于这艘单薄的驱逐舰来说,能够熬过北大西洋的风暴已属万分幸运。

    在重新集结后,第9中队在“卡罗琳”号的引领下驶向斯卡帕湾,在入港时受到了英国舰队极为隆重热烈的欢迎。

    罗德曼少将立即向大舰队司令贝蒂上将报到,并表示愿意将他自己、他的舰员和他的战舰奉献给协约国的事业。

    贝蒂表示接受并同意美国舰队加入大舰队的序列,它们在保留自己的丑国番号之外,还获得了在英海军中的新番号——第6战列舰分舰队。

    对于第9战列舰中队的成员们来说,从加入大舰队的那一刻起,他们就要面对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就是要迅速接受英海军的标准规范和行动方式。

    显然要融入一支异国舰队要面临很多困难,而军人天生的国家荣誉感和竞争心态又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幸运的是所有困难都被罗德曼将军以他的睿智、经验和富于专业精神的虚心态度一一化解了。

    他对第9中队在大舰队中的适应性问题提出了客观的见解:

    “我认识到英舰队已经进行了三年的作战,他们对于这场战争可谓了如指掌,而我们对于海战的理解还停留于理论层面,我们有许多需要学习的东西。

    如果我们要顺利地履行职责,那么在一支舰队中就不能存在两个独立的指挥部,唯一符合逻辑的做法是将我们的舰队和舰员置于英总司令官的指挥下。”

    罗德曼少将在整个舰队内传达上述观念,使之深入人心,这种合作精神得到了英方面的高度赞赏和钦佩。

    丑国舰队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接受英海军全套的信号、无线电通讯和密码系统。

    虽然在横渡大西洋的航程中,第9中队各舰的通信部门就已经开始研究英军的信号和通讯方法,但要达到熟练运用尚需时日。

    大舰队还抽调一批信号兵和无线电操作员派往美军战列舰上,协助丑国同行迅速熟悉新的信号和通讯系统,这一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第9中队加入大舰队三天后,美军战舰就已经能够跟随英舰队在北海展开编队行动,而且看不出明显的困难。

    相比新信号系统的学习,美军舰队更大的困难在于炮术水平的提升,这方面他们与英国舰队的差距非常明显。

    尽管在第9中队出航前,丑国海军向各舰特别补充了一批曾在武装商船上服役的熟练炮手,但就总体而言美军战列舰的枪炮部门依然充斥着缺乏经验的军官和训练不足的新兵,其射击水准也可想而知。

    之后,第9中队在彭特兰德湾进行了加入大舰队后的首次炮术演习,其结果相当令人难堪,充分暴露了丑国战列舰在炮术上的缺陷。

    在1917年底时,英战列舰普遍可以达到40秒进行一次齐射的射速,其平均炮弹散布范围在270~460米之间,这是长年苦练不辍和战火锤炼的结果。

    相比之下,丑国战列舰的射击效率和精准度要逊色许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