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清穿之德妃日常》


    第(1/3)页

    五月二十七,上驻跸开济南行宫。

    “纳兰兄!”

    中午当值的间隙,舜安颜突然神神秘秘地把永寿拖到凤船的角落,压低了声音说:“我听皇太后唤她‘九儿’……”

    永寿愣了许久,方才一肘子怼在他胸口,压低声音喝问:“你的礼义廉耻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舜安颜脸上滚烫,低声嘀咕:“九者,数之极也,看似大俗,可正合了公主尊贵的身份,真是个好名字。”

    永寿继续用胳膊肘招呼嘴上没遮拦的好友,脑海里却不由自由浮现另一段对话。

    “……我行九,又生在九月,额娘说九通‘久’,长长久久,和和满满。”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这是极好的字,奴才佩服。”

    “这个字的出处多了,《九歌》这句虽好却不是我最喜欢的。来,我们各写三句,瞧瞧能不能对上。”

    那是他们在五台山的最后一天晚上。永寿当时略觉诧异,因为古往今来,含九字的诗词实在是太多了。意思从深到浅都有,有什么可写呢?

    原来这就是她的名字。闺中少女向外男吐露乳名,这意味着什么?永寿一整天当差都魂不守舍。傍晚回去摘了衣襟里贴身佩戴的香包,在手中把玩查看。

    一个普普通通的素锦香包,并无半点绣纹流苏,想来是为了避嫌,只在面上用鹅黄针线绣着当日他们对上那句词:九转不须尘外,三峰只在壶中。

    佛家讲究超脱尘世,方能九转成佛。她生于富贵天家,却喜欢“九转不须尘外”的明志之语。

    虽身在高门广厦,却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上哪儿再去找第三个这样的傻子?

    永寿一夜不曾好睡。第二天清晨,十三爷却拿着本散轶词来了,站在莲花池子边摇头晃脑地读着,突然合了扇子一指:“来呀。给爷摘几个莲蓬下来。“

    有侍卫劝道:“爷,这季节的莲蓬还青涩着,熬粥苦得很,吃不了。”

    十三把眼睛一瞪:“爷就爱吃苦的!还不快去?”转而又对永寿说:“这莲子的心最苦,可要是剥了不吃又少了几分味道。你们纳兰家的人最懂风雅,永寿你来帮爷决定好了,剥不剥由你。路上好好考虑,回京之前送到爷屋里就是。”

    说着又拍了拍他的肩膀,举起书本摇头晃脑,状似无意地念了一句:“浮云聚散各缘由,你若无心我便休。”

    永寿不由神色一凝。

    “怎么样,怎么样?”瑚图玲阿躲在月亮门后头,揪着胤祥的胳膊问,“他听懂了吗?”

    “当然,魂儿都要丢了。”十三抱着胳膊疑惑道,“九姐干嘛费这功夫?这事成与不成还在皇阿玛。永寿怎样想都无所谓。反正到时候圣旨一下,他还敢抗旨不成?”

    “姐姐说纳兰大人身世坎坷,最是个瞻前顾后谨慎小心的性子,不愿沾惹朝堂皇家的是是非非。如果他敢回应,主动惹事上身,便足以表明真心。否则我们也没得倒贴。”

    瑚图玲阿说着又啧啧叹道:“‘你若无心我便休’,如今就看这傻莲蓬会不会剥掉莲心了。”

    胤祥苦笑不已,握拳轻咳一声:“他有没有心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日后四哥追究起来,我们只怕逃不了一顿竹板炒肉。十二姐,到时候你可要和弟弟共进退才是。”

    瑚图玲阿顿时一缩脖子。

    第二日,康熙带了几个大点的阿哥并山东省文武百官去祭孔庙。绣瑜则带着小儿女们陪同皇太后到千佛山上兴国禅寺拜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