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乐王鲋也是聪明人,马上响应:“那么,也要约请列国的使臣一同观看入城式。” 原本,出战的军队穿过棘门是一种原始社会氏族时代遗留下的风尚,这种风尚很简朴,士兵们穿过棘门,只是表示解除武装的意思,其中没有丝毫欢庆的仪式,乐王鲋在这里突然提到一个词——入城式。由此,列国军队回国的仪式改变了,胜利的军队将获得一个盛大的欢迎式,以此夸耀他们的武勇。 晋平公不管事,早先说了,所谓吴国歌女的刀舞,其实是一种钢管舞,演奏的音乐是非洲土人的战舞——迪斯科。晋平公新获得两个玩具,他兴致勃勃的沉静在楚国干戈舞、吴国钢管舞当中,连日来反复邀请各国使臣,展示自己的新收获,以进行炫耀。而晋国的大臣们则忙着筹备入城式。 第三天,接近正午时分,晋平公被宠臣们簇拥着来到南郊,他昨晚没睡好,精力不济,有点睡眼朦胧,不过晋平公向来随遇而安,他坐在战车上,有气无力的询问左右:“看你们一脸高兴,今天有什么新鲜玩意让我看……一个个都满脸神神秘秘的,提前告诉你们,你们的节目如果让我不满意,我可轻饶不了你们。” 远处的大路上传来一阵噪杂声,许多晋国行人听到喧闹,一起向远处眺望,晋平公皱了皱眉,评价说:“没有一个调子,全是响器,敲来敲去,这是什么音乐。” 乐王鲋满脸兴奋:“这是胜利之音。君上,现在敲打的乐器是元帅发明的,命名为‘锣’。你听,还有鼓声,这鼓声是进军鼓,儿郎们得胜回城了。” 鼓声近了,隆隆的鼓声中夹杂着一两声响亮的锣声,用晋平公的话评价这锣声,那就是没有敲在节拍之上,声音一点不和谐。 然而,这确实是胜利之音。 地平线尽头,象征着周王室的红色“旌夏”首先亮了出来,旗下行进的战车是王室派来的一位卿。 王室战车队稍后,是象征着晋平公的国君旗,那面旗帜下也有一辆战车,不过战车之上是空的——战车空置,表示国君不在,但打出国君的旗帜,表示将士们是为国君而战,所有的荣誉归于国君;而周王室的旗帜在国君之前,则表示尊王攘夷,所有的荣誉归于我王。 王旗、君旗之后,是元帅旗——“元帅”这个词在现代也是一个被弱化的词,春秋时称元帅,指的是霸主国的第一执政。所以元帅这个称呼,满世界只能有一个。而现代,甭管国家是不是霸主,元帅可以有十七八个。 元帅的麾节之下并没有赵武的战车,旗下首先是“先驱”,赵氏亲兵打着先驱旗帜,昂首阔步的走在旗帜之下,他们走的是类似正步——也就是春秋时代所批判的“趾高气昂”。 秦国与晋国争霸的时候,秦军出击,秦国的贤臣百里奚看到秦军出城时的脚步,就预言说:我们要战败了,出城的秦军脚后跟扬的太高(趾高)。士兵个个走着检阅正步,但凡走正步的军队一定做事轻浮,此战必定会战败,我要准备好棺材了,替我出战的儿子收尸了。 百里奚这是在春秋中期的说法,其实他不知道,春秋之后,喜欢走正步的军队多的是了,他们不见得因为走了正步而战败。 不过,晋军走正步,这是春秋时代第一支军队用这种近代阅兵典礼时的步伐行进,这种步伐确实让人觉得充满了傲慢。 赵氏常备军走的正步还不算什么,先驱军过后,赵武的车驾出现了,他左右是其一手训练的武卫军第一师。武卫军人数多了,走起正步来更加威武雄壮。 武卫军总共有五个师,其中三个师一直驻扎在黄河之南,毗邻秦国。而有两个师留在国都之内,并参加了围攻曲沃的战斗。那两个师的训练水平只是稍稍超出了春秋时代通常的平均水平,而驻扎在黄河南岸的武卫军三个师一直很神秘,连齐国人都不知道他们的真面目。他们初次亮相是在南方战场上,用三个师的力量击溃了楚王亲自率领的楚国大军。 如今这支神秘的军队亮相了,列国使臣深深吸了口气——他们已经无法用言辞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第(3/3)页